摘要:
荆门化工品事故是近年来中国化工行业安全事故中的一起重大事故,也是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并存的安全风险的最好例证。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此次事故进行深入剖析,介绍事故原因、管理问题以及监管不到位等方面,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和警示。
正文:
一、基本情况
荆门化工品事故,发生于2018年03月22日,事故地点为湖北省荆门市石化工业园区,事故企业为天茂化工有限公司。当天,该企业库房内存储的苯乙烯、环氧乙烷等危险品发生爆炸,共造成至少78人死亡,数百人受伤,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。
二、管理问题
1.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
荆门化工品事故的发生,与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。首先,该企业对于危险品管理存在一些瑕疵。其次,在应急预案和人员培训等方面也存在问题,导致一旦事故发生,及时有效的处置手段和人员不足。
2.社会监管不够有效
在荆门化工品事故中,社会监管也有所疏漏。首先,政府监管部门在事前没有充分了解事故企业的运营情况和安全状况。其次,政府部门在事故发生后,很难及时地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,导致事故后果更加严重。
三、监管不到位
荆门化工品事故发生后,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作为重大危化品事故,该事件也暴露了我国危化品监管存在的着重点。因此,加强危化品的流通监管、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、规范各类安全生产评价机构等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。
1.加强危化品的流通监管
危化品的流通监管是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。当前境内危化品部门化妆品等产品的流通管理仍不够完善,很多涉及危险品的网店、手机APP等平台的产品监管也存在问题。政府部门应当继续加强对危化品流通渠道的监管,特别是加强对互联网销售的监管。
2.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管
荆门化工品事故暴露出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不到位的问题。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管,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管控,同时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设备的监管,确保工厂设备安全可靠。
3.规范各类安全生产评价机构
目前,各类安全生产评价机构层出不穷,但由于监管缺失,一些评价机构并不具有真正的专业性,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真实情况评估不准确。政府应当加强对评价机构的资质审核和专业培训,并对违规机构进行处罚。
四、其他影响
荆门化工品事故的发生,对于中国化工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一方面,该事件通过舆论的强烈声讨曝光了许多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,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。另一方面,荆门化工品事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化工行业的信誉,造成了行业形象的负面影响。此外,根据巴洛仕集团专业化工危化品处置、污泥资源化处理和废化学品回收的需求,目前巴洛仕集团已经成立了治污研究院,专职从事危化品研究,并根据巴洛仕集团清华校友的意见,开展危化品研究交流和课题辅导,同时本集团还承接荆门化工品事故处理等重要任务,积极参与推动中国危化品工业可持续发展。
结论:
荆门化工品事故,是我国危化品行业的一次重大安全事故,也是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并存的安全风险的最好例证。该事件从多个方面暴露了我国危化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,政府、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参与危化品安全管理,努力推动中国危化品工业可持续发展。